为积极响应广东海洋大学建设“国内一流、国际知名”的高水平海洋大学号召,加快学院推进靠海向海发展,提升海洋技术学科建设水平,5月10日下午,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特邀国内自动化及信息领域知名专家学者,组织“无人智能控制与海洋信息处理”系列学术讲座。讲座在湖光校区水产学院大楼109室举行,由学院院长付东洋教授主持,学院相关教师、研究生和本科生100多人参加。
报告会伊始,中南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邹北骥就人工智能的本质、意义、及其应用作报告,通过“人工智能及其在眼底病智能筛查系统” 的案例加以分析,同时在应用中的算法和筛查平台中进行详细介绍应用效果,深刻地提出人工智能的意义和未来的应用方向。
北京大学教授、国家杰出青年学者、博士生导师喻俊志作“水下仿生无人系统与控制”报告,通过仿生鱼,仿生海豚,以及海洋鱼类运动机理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。喻教授语言风趣幽默,深入浅出,给在座的师生带来一场知识的饕餮盛宴。
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葛泉波作题为“基于机载HF-SAR的海洋目标智能测量系统、工程Kalman滤波方法”的学术报告,并从工程应用角度、实际应用角度进行学术交流。葛教授研究领域广泛,实践经验丰富,技术路线明确,对海上目标智能检测研究深入。
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陆振宇就“基于机器学习理论的海上能见度预报方法”进行学术报告。陆教授的报告通俗易懂,层次分明,为同学们讲述了海上能见度对海洋监测,海上交通等方面的影响,并且结合机器学习理论、数据分析,可以对未来时间进行海上能见度预测,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。
兰州大学教授,博士生导师金龙教授作“面向海洋领域的信息处理与机器人应用”的学术报告。分别讲述了多机器人分布式协同运动的竞争与运动规划方案,基于数学模型的高性能抗噪设计,海洋羽状物检测与寻源等。
湖南科技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吴笑峰教授就“基于机载红外系统的海洋环境参数监测”作学术报告。通过用机载的红外传感器,能够以非接触式的形式,利用红外光进行海洋环境参数的监测,同时列举出记载红外系统的具体参数,明确指出该系统的优越性能。吴教授团队研究纳米金传感器数十年,在这方面取得重要性突破。
本次报告会内容丰富、信息量大,让大家对于人工智能和人工监测有了更深的认识,对于师生们今后科研与学习有很好的启发作用。(黄浩恩、肖伟宏报道)
邹北骥教授学术讲座
喻俊志教授讲座
葛泉波教授讲座